要塞在三国志战略版中属于核心战略建筑,主要功能包括部队调动加速、伤兵恢复、视野提供及征兵辅助。该建筑在跨州作战、资源争夺和城池攻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术价值,合理运用要塞可显著提升行军效率和战场控制力。要塞最显著的特点是提供100%行军速度加成且不消耗士气,这使得远距离调兵成为可能。当部队以要塞为基地时,其行动半径和反应速度将大幅提升,特别适合应对突发战况或执行闪电战术。同时要塞内置的士气即时回满机制,有效解决了长途行军导致的士气衰减问题,保障部队持续作战能力。
作为前线补给站,要塞具备完整的伤兵恢复和征兵功能。部队进入后所有伤兵立即痊愈,这种即时恢复能力在连续作战时尤为关键。征兵方面虽需额外消耗铜币,但允许在战场附近快速补充兵力,避免主力部队频繁往返主城造成的战术空档。需注意单个要塞仅支持一支部队同时征兵,需合理规划征兵队列。
要塞提供的2格视野范围是战略侦察的重要保障。这种视野优势可提前发现敌军动向,为战术部署争取宝贵时间。在关隘争夺或资源区控制时,要塞视野往往能起到预警作用,配合侦察功能可形成完整的敌情监控体系。视野覆盖范围与要塞等级无关,但多要塞串联能构建更广阔的监控网络。
在攻城体系中,要塞承担着桥头堡功能。部队从要塞出发再返回时会自动回到要塞而非主城,这种特性使其成为持续施压敌方城池的理想跳板。州战期间通过要塞链可实现兵力梯次投送,大幅降低跨州作战的时间成本。建筑要塞需提前占领目标地块,建造过程无法加速,故需在战前充分准备。
要塞与营帐虽均有调兵功能,但核心差异在于要塞提供即时恢复而营帐侧重多线征兵。实战中建议将要塞布置在交战区前沿,营帐作为二线支援。高级地争夺时,要塞的伤兵恢复能有效降低战损,而营帐的批量征兵更适合持久战。两种建筑配合使用可形成完整的兵力循环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