攻城是三国志战略版中同盟集体行动的核心玩法,需要严谨的战术规划和团队协作。攻打敌对同盟城池不同于NPC城池,需同时应对城防守军、驻守部队以及敌方玩家的实时干预。成功的攻城行动需围绕铺路、士气管理、器械部队调度、攻城时机选择四个关键环节展开,任何环节疏漏都可能导致战局逆转。
铺路是攻城的前提条件,必须确保目标城池周边有己方或盟友的相连地块才能发起攻击。通常由后勤部队提前向目标方向推进,沿途占领低级资源地形成通路。铺路过程中需注意预留营帐建造空间,因为长途行军会大幅降低部队士气。营帐不仅能快速恢复士气至100%,还能作为调兵中转站,避免主力部队因往返消耗体力。若目标城池距离过远,可考虑与相邻友盟协商借道,但需提前通过外交沟通避免误判。
攻城部队需明确分为主力部队和器械部队两类编制。主力部队由高战力武将带队,负责消灭城池守军和拦截敌方支援;器械部队则专精攻城值,但移动速度慢且防御薄弱。实战中应让器械提前2-3小时出发,确保与主力同时抵达战场。当主力清除守军后,器械部队需在5分钟攻城周期内集中输出耐久。敌方同盟可能故意保留守军不歼灭,诱使我方器械部队暴露后针对性打击,因此需要持续侦查战场动态。
优先选择敌方活跃度较低的时段行动,如深夜或工作日午间。发起总攻前应通过同盟邮件统一协调,采用压秒战术确保所有部队在30秒内同步触城。若发现敌方调动援军,需立即分兵拦截或暂时撤退。对于设有箭塔和拒马的城池,必须先拆除防御建筑再攻城,否则器械部队会承受额外战损。攻城期间要实时监控敌方俘虏状态,防止其突然解俘加入战斗。占领城池后应立即调动部队驻防,并建造哨塔扩大视野范围。新占城池的耐久度初始较低,需安排成员轮流修补防止被反攻。同时要利用城池提供的资源加成快速补充战损,为后续攻势储备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