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矿效率直接影响资源获取速度,而合理的采矿阵容是提升效率的核心。采矿阵容的组建需围绕工程船选择、运输船搭配、计划圈优化以及采矿平台运用展开。大型工程船采矿速度显著高于中小型,中型效率约为小型两倍,而大型工程船的基础仓储容量更高,能有效减少往返频次。运输船方面,AC721通用型是初期关键,其满级仓储可提供25200库存量,与工程船混编可大幅提升单次运输量。计划圈的摆放也需讲究,矿区中心点应尽量靠近计划圈边缘并与基地连线,以最大化曲率移动距离,减少常规移动耗时。
采矿平台的运用是中后期资源采集的重要策略。初级采矿平台解锁后,覆盖范围内的工程船可享受效率加成,高级平台还能允许低级矿车开采高等级矿区并支持多船同时作业。平台选址需优先覆盖高密度资源带,尤其是金属矿点密集区域。需注意,采矿平台会引发矿区争夺,同盟成员需协调分配以避免冲突。平台加成仅对同盟成员有效,非同盟玩家无法共享加成效果,因此在资源富集区建立同盟前哨站是常见做法。
技术值分配对工程船性能提升至关重要。优先升级仓储模块可延长单次采矿时长,减少往返频率;其次强化动力系统以缩短航行时间。若资源允许,可同步提升开采设备等级,直接提高单位时间采集量。X10系列工程船指挥值需求较高,但综合效率优于X8,尤其在应对高等级矿区时优势明显。技术值获取依赖工程船实战经验,因此尽早投入采矿作业并保持持续开采是积累技术值的有效途径。
采矿阵容的后期优化需结合舰队编组与战术调整。大型工程船配合高级采矿平台可实现近乎不间断开采,但需注意舰队防御配置,防范敌对势力偷袭。封锁指令可用于保护矿区,但需谨慎使用以避免误伤中立单位。资源置换任务能补充稀缺晶体与重氢,但运输途中需避开交战区域。若矿区遭袭,工程船应优先撤回基地,避免损失仓储资源。采矿阵容的最终目标是平衡效率与安全,确保资源链稳定支撑基地扩建与舰队建设。